全文如下——
改革助力國企高質量發展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
( 2022年06月13日 第 01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要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揮國有企業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各類要素活力”。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2021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9.5%,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等主要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一季度,面對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中央企業攻堅克難,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實現平穩開局。
這是一張令人振奮的“創新榜”。3月25日,隨著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4月20日,中國海油自主研發的旋轉導向鉆井與隨鉆測井“璇璣”系統智能化生產線投產,正式邁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5月20日,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由三峽集團投資建設的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機組全部安裝完成,向全面投產目標發起最后沖刺。
從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到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積極貢獻,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國資國企精心謀劃、扎實推進,目前已完成大部分改革任務,預計今年6月底前將基本完成主體任務。
——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讓國有企業運轉更高效。
重組整合、重大收購、中長期激勵、董事會授權、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一份記錄顯示,2021年,中遠海運集團黨組共召開35次黨組會,前置研究涉及53個重要改革議題,有效發揮了集團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
從“前置事項清單”全面完成、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相統一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到1.29萬戶中央企業子企業、2.63萬戶地方國有企業子企業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基本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國資國企在公司治理機制改革上持續發力,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讓國有企業實力更強勁。
2021年5月,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通過重組實現“強強聯合”,成為資產過萬億元、員工超20萬人的“產業巨輪”;2021年8月,鞍鋼重組本鋼,成為國內第二大、世界第三大鋼鐵企業;2021年12月,業務涵蓋倉儲、運輸、包裝、跨境電商、國際貿易等的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三年行動中,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深入推進,一批主責主業更加聚焦、業務結構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的優勢企業相繼涌現。“成熟一戶、推進一戶”,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有26組、47家中央企業重組整合,還有9家新的中央企業組建成立。
聚焦主業實業、促進國有資本有序進退,聚焦高水平自立自強、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一系列改革“組合拳”,有效提升了國有資本配置效率,讓國有經濟在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
——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讓國有企業活力更充沛。
2021年9月23日,中國節能萬潤股份有限公司以9.78元/股的價格向符合條件的610名員工授予不超過2165萬股限制性股票。“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股權激勵讓員工利益與企業發展更緊密地結合,可保障公司更好實現戰略目標。”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崗位分紅激勵、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骨干員工持股、超額利潤分享,三年行動中,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政策包”和“工具箱”進一步豐富。目前,中央企業和地方已開展中長期激勵的子企業分別為4487戶和2659戶,占具備條件的各級子企業比例分別為87.4%和81.6%,激勵人數超44萬人。
錨定“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目標,推廣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進市場化用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引入社會資本,堅持以混促改,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開展三年行動,國資國企正加快形成反應靈敏、運行高效、充滿活力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強化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讓國資監管優勢更彰顯。
深圳市國資委對企業加大授權,將企業需上報的投資決策事項減少93%;董事會對經理層加大授權,將經理層投資決策額度由3000萬元提高到2億元;企業對子企業在投資、產權變動、擔保、借款、薪酬考核等8個方面授放權……近年來,科學的授權放權,助力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穩步發展成為深圳市屬國企首家世界500強企業。
堅持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實行清單管理,建立健全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體制,形成上下貫通、協同聯動的國企改革大格局,三年行動中,國資監管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提升。
“高質量發展是檢驗改革成效的‘試金石’,深化改革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國務院國資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將聚焦三年行動重點任務,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取得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改革實效,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劉志強 )
(譜寫新篇章)
( 2022年06月13日 第 06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國企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了有力支撐,使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表示,國資國企系統將善作善成,以更大力度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國資監管體制
體制機制更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三年行動中,國資國企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黨的領導全面加強。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通過開展三年行動,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得到明確和落實。目前,全部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地方一級企業、絕大多數中央企業和地方重要子企業均制定了“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黨組織與董事會之間的權責邊界更加清晰、決策程序更加規范。
——董事會實現應建盡建。
指導子企業完成董事會議事規則及權責清單修訂,嚴格執行“全體董事和全體外部董事雙過半出席”等要求;建立182人的外部董事人才庫,開展“小組制”委派;新設外部董事管理部……近年來,中國建筑多措并舉,讓董事會運作更規范、決策更高效。
應建盡建,配齊建強。目前,1.29萬戶中央企業子企業、2.63萬戶地方國有企業子企業均已設立董事會,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的比例分別達到99.6%、96.7%。
——完善經理層行權履職機制。
自2010年投產后連續10年虧損,2021年扭虧為盈、實現盈利2194萬元,中鋁集團所屬華中銅業的經營好轉,離不開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2名原經理班子成員退出,市場化引進2名班子成員,內部新選聘1名中層干部為職業經理人。三年行動中,中鋁集團對51家下屬企業的149名經理班子成員實施此項改革,推動多家企業扭虧脫困。
推廣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一系列改革舉措,讓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的積極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通過開展三年行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也更加健全。目前,37個地方國資委均完成權責清單制定完善工作,35個地方國資委針對不同企業進行了分類授放權。各級國資委逐步實現管資本與管黨建相結合、履行出資人職責與履行國資監管職責相結合、黨內監督與出資人監督相結合的“三個結合”。
推進重組整合,加快轉型升級,持續瘦身健體
結構布局更優化
今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萬億元,同比增長15.4%;累計實現凈利潤4723.3億元,同比增長13.7%。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取得這一成績,和中央企業實力增強關系密切。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國資國企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讓資源配置效率持續提升、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更加有力。
——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全面推進,國有資本在重要行業領域的控制力更強。
今年一季度,礦山和冶煉分離產量提升15%以上,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大幅增長41%和65.7%。這一良好業績,屬于2021年12月剛剛掛牌成立的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由中國鋁業、中國五礦、贛州稀土等公司稀土板塊整合而來的中國稀土,打通了稀土產業鏈上下游,未來將努力打造一流稀土企業集團。
重組整合,有利于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三年行動中,類似“動作”還有很多——
中央企業層面,中國星網、中國電氣裝備、中國物流集團掛牌成立,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聯合重組,中國電科重組中國普天,鞍鋼重組本鋼,國家管網資產重組順利完成。地方企業層面,福建、四川等地推動交通、建筑等領域企業“強強聯合”,打造產業集團。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更強。
在生態環保領域,布局水處理、固廢處理等業務;在新材料領域,投資陶瓷基復合材料領軍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并購電子數據取證行業龍頭企業……近年來,國投集團通過直接投資與基金投資“雙輪聯動”,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
南方電網持續加大電網和相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年投資規模千億元以上;江蘇、浙江寧波等地企業90%以上新增投資投向先進制造、新能源、現代服務業……三年行動中,國資國企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力度,收獲了更強發展動能。
——非優勢國有資本退出科學有序,更多國有企業實現輕裝上陣。
從巨額虧損到扭虧為盈,再到去年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包鋼(集團)公司靠的是瘦身健體、降本增效等改革。包鋼近年來建立完善劣質企業退出機制,對“僵尸企業”和虧損企業采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出清”,推動資產盤活止損。
瘦身健體,輕裝上陣。2016年至2021年底,中央企業共“壓減”法人戶數1.9萬余戶,占中央企業總戶數的38.3%,推動管理層級控制在5級以內;“兩非”(非主業、非優勢)、“兩資”(低效資產、無效資產)清退主體任務基本完成,全國納入名單的“僵尸企業”處置率超過95%,重點虧損子企業三年減虧83.8%。
三年行動中,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不斷深化。2021年,中央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實施混改項目超過890項,引入社會資本超過3800億元。混改企業堅持“以混促改”,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中長期激勵、全員績效考核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
內生動力更充足
打造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研發“天鯤號”自航絞吸挖泥船等“國之重器”,突破長大橋隧、海工裝備等關鍵核心技術……近年來,中交集團的創新成果接連問世。
“一方面加大投入,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提高至3%。另一方面深化改革,把‘位子’交給市場,把‘薪酬’交給業績。”中交集團有關負責人列出一組數據:所屬各級子企業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及不勝任退出比例達到8.89%;不同單位領導人員薪酬差距最高達3倍。
三年行動中,國資國企加快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有效激發了企業內生動力。
——推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讓管理人員能上能下。
中國五礦推行“雙對標雙70”契約化管理模式,經理層成員年度業績考核未達到70分(滿分100分)或年度業績考核主要指標完成率低于70%,企業董事予以及時解聘;中國節能為經理層成員設置具有科學性、挑戰性的契約目標,績效薪酬與業績考核結果“強掛鉤”……截至3月底,全部中央企業集團和97.3%的地方一級企業已建立對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的制度。2021年,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競爭上崗人數占比分別達到42.9%、37.7%,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人數占比分別達到4.5%、3%。
——全面推進市場化用工,讓員工能進能出。
陜西省國資委全面推進市場化用工,一級企業及各級子企業中,99.3%建立了公開招聘制度;南方電網實施輪崗、降崗、待崗、退出管理機制,暢通員工退出通道……今年以來,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及各級子企業公開招聘人員占新進員工總數的99.5%;地方一級企業及各級子企業公開招聘人員占新進員工總數的99.6%。
——健全激勵約束機制,讓收入能增能減。
“實施骨干員工持股以來,越來越多科研人員走出辦公室、走向鋼廠車間,爬高爐、巡產線,探索智能化升級方案。”在中冶賽迪信息智能制造事業部負責人于目奎看來,科學的激勵機制點燃了員工熱情,為企業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開拓新市場空間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國新在所屬上市公司全部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南方航空分層分類建立差異化薪酬彈性機制……一系列激勵約束舉措更好調動了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使投入產出效率明顯提高。2021年,中央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69.4萬元/人,同比增長17.5%。
(劉志強)
(潮頭觀瀾)
(2022年06月13日 第 06版)
改革是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資國企圍繞“1+N”政策體系蹄疾步穩深化改革。2020年以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在許多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成效,有力推動了國企高質量發展。
這是一項扎實深入、廣泛開展的系統工程。
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月例會、季綜合、半年報、年總結”推進機制,以視頻方式直連重要子企業,確保“一竿子插到底”;有關方面層層細化舉措,壓緊壓實責任;實施“雙百行動”“科改示范行動”“區域性綜改試驗”等專項行動,鼓勵基層積極探索、引領示范……系統性集成、穿透式操作、清單化推進、定量化督辦,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呈現可喜氣象。
這是一場直面矛盾、回應問題的攻堅戰役。
從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到立破并舉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從動真碰硬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到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各類資本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一項項改革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力破除影響和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頑瘴痼疾,讓國有企業規模實力明顯提升、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這是一段迎難而上、成果豐碩的發展航程。
從效益穩步增長、經營持續好轉,到交通、能源、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捷報頻傳,從助力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服務北京冬奧會,到攜手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協同發展……國資國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要,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突出貢獻,也讓人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
改革永遠在路上。期待三年行動圓滿收官,也期待國有企業能在改革護航下持續煥發生機活力,與各種所有制企業一道,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實現更大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蘇 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