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市“兩會”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對于我們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奮發有為,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義。為熱烈慶祝市“兩會”隆重召開,12月20日,宜春日報專版登載了市國控公司《國企改革創佳績 行穩致遠向未來——宜春市國有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走筆》。
2022年是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今年以來,宜春市國有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春國控)積極響應宜春市委、市政府“三拼三促”抓落實活動年號召,嚴格落實國資國企改革工作要求,充分發揮“1+2+N”全鏈條服務整體資源優勢,深化改革創新,不斷轉型突破,持續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加快構建工程服務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新鏈條,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人力資源公司與宜春職業技術學院簽約現場)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宜春國控立足實際、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政治引領,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背景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為中心任務,以更大的力度、更強的舉措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展現新作為。企業的穩健發展離不開改革的有力支撐。宜春國控按照“產業相近、業務相關、主業相同”的原則,將優化布局結構作為“強主業、謀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和重要抓手。一站式人力資源管家。宜春國控以市人力資源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為基礎,整合市贛西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市城鄉規劃建設教育管理辦公室、市盛安交通運輸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等業務渠道,打造人才招聘、勞務派遣、勞務外包、檔案代管、職業技能培訓及等級評價等人力資源領域的專業化公司,致力做好“一站式人力資源服務管家”。

(人力資源貼心服務)
全過程工程咨詢專家。宜春國控著眼“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整合市景程規劃測繪有限責任公司、市國投土地勘測規劃服務有限公司、市經緯房地產測繪有限公司等優勢測繪資源,以“三測合一”為切入點,進一步貫徹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多測合一”改革,提高測繪中介服務和行政審批效率,實現“一次委托、多測合一、成果共享”,切實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拓寬產業鏈服務項目,融入工程咨詢、地質勘查、工程勘察,實現資源向主業企業、優勢企業集中,服務產業鏈不斷完善,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在“1+2”格局下,宜春國控繼續拓展業務版圖,集結市國投建工建材檢測有限公司、市益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宜誠施工圖設計審查有限公司3家公司,從建筑材料檢測、施工圖審查、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估(審)等方面發力,壯大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競爭強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安全其中最重要一環就是建筑材料的檢測。作為從事材料檢測的專業機構,市國投建工建材檢測有限公司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做足了功夫,在培養職工業務素質上加大了力度。在全省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管理局舉辦的樁基低應變法檢測技能競賽和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回彈法)技能競賽上,該公司以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精湛的業務技能從300多家參賽單位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今年7月公司樣品管理科成功創建市級青年文明號。

(建工建材質量檢測)
提質優服務。市宜誠施工圖設計審查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以服務對象的訴求為基本出發點,從細微處入手,改進工作方法,“走出去,請進來”開展提前介入式服務,“走出去”提供上門技術服務,讓企業辦事“少跑腿”,“請進來”審查專家隊伍,保障圖紙審查質量,縮短審查時間,提高審查效率。同時,精簡辦事流程,讓服務對象享受更快最優的服務。現已將2009年至今的所有圖紙及資料進行電子化存儲,有效提高調取效率,有序銜接后續服務。創新拓業務。市益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拓創新環保管家服務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項目及環境損害評估工作上實現了三個“零的突破”。“環保管家”業務在豐城市循環經濟園區及袁州區醫藥工業園區落地見效,補充了園區環境執法監管力量,注入技術力量助力企業解決環保問題。積極拓展水土保持業務,陸續承接5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項目。同時,為增強技術力量,與宜春學院合作,圓滿完成了首次“環境損害評估”工作。
改革出效率。宜春國控始終將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圍繞市委、市政府項目建設大局,牢牢扭住各項目標任務,集中力量打好組合拳,從地質勘查、工程測繪和人才招聘、施工圖審查、建筑材料檢測等方面為宜春時代、國軒高科、贛鋒鋰業、株洲方特等省、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宜豐縣茅嶺礦區(含鋰)陶瓷土礦勘查、奉新縣金港鉀長石詳查項目等縣市區項目提供全過程、最優環境、最強保障和最好服務,為項目建設開辟“高速通道”。今年以來,各子公司堅持主營業務發展,穩步推進項目簽約、建設,完成工程咨詢項目164個、測繪項目253項;出具建工建材相關檢測報告5萬余份;完成地質勘查儲量詳查項目4個,資源量調查報告17份,儲量年報項目19個,非法開采資源量調查報告16份,生態修復報告6份;完成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約200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壓覆礦產報告15份,場地污染狀況調查報告4份,樁基檢測抽芯項目4個;受理施工圖審查項目975個,總建筑面積約1027萬平方米。

(礦山設計院工作現場)
改革硬作風。宜春國控以“專注、可信、優質、高效”為服務宗旨,牢固樹立“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一把手”親自謀劃,分管領導“扎根前線”,有效配置資源,緊跟各項工作節奏,搶抓進度,卯足干勁、狠抓落實。今年“五一”假期,宜春國控選派工程勘察院兩支精良的施工隊伍,攻堅克難、分秒必爭,僅用5天時間完成了豐城市6所衛生院地質勘察任務,以過硬能力作風奮力跑出發展“加速度”。改革惠民生。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沖擊,宜春國控以深化改革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以服務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在服務民生惠及百姓、穩就業保就業上彰顯新擔當。為景升花苑二期安置小區住戶產權辦理提供測繪數據保障,減免10余萬元測繪費,助力政府化解拆遷遺留問題。積極開展民生工程勘察服務,參與宜豐縣人民醫院、豐城市衛健委6個新建衛生院項目,豐城市民政局5個養老服務項目,以及四方井水庫移民大布長豐村等地安置房工程等保障性工程。優化資源配置,將人力資源服務、城建教育和交通運輸從業人員考培等業務進行整合重組,積極構建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體系。通過“直播帶崗”“云上探廠”“就業鬧播”等形式,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共111場,參會企業共3543家次,開展“三送”活動25場,覆蓋112個村(社區)。同時強化考培質量,著力打造引領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高地。今年公司加強與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合作交流,成立“宜春市建設行業崗位培訓考試中心”;并與江西順盛建工實操考核基地、江西中天建工實操考核基地合作,開展特種作業人員聯合培訓。今年完成代理人力資源單位152家,代理人員3750人;組織建設行業從業人員教育培訓6117人,考試2163人;組織交通行業人員參加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繼續教育301人,網約車、巡游出租車從業資格考試843人。

(租戶致謝贈送錦旗)
改革善作為。宜春國控全局上下“一盤棋”,錨定目標任務、凝聚干事合力,本部及子公司職工形成迎難而上、主動出擊的思想意識,在深化政企合作,企業強強聯合上發力,唱響唱好“協奏曲”。本著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宜春國控與市發投集團、市城投公司、市交投集團、市旅游集團、市金控集團、市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開展合作,主營業務區域不斷取得突破,從中心城區加速延伸到周邊各縣(市、區),并輻射到九江、新余、萍鄉、吉安等兄弟地市,鞏固宜春中心城區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轄區縣市區及贛西區域市場。通過區域化布局,完善企業結構體系,提升企業各項專業資質,多方尋求戰略框架合作伙伴,擴大市場份額,不斷增強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截至10月底,宜春國控完成了14家企業產權和2家企業股權的劃轉,資產總額6.42億元,實現營收8485.92萬元,利潤總額2247.56萬元,上繳稅收805.48萬元。
黨建工作融入治理體系。按照“應建盡建、全面覆蓋”原則,本部成立黨總支,根據業務特點、黨員分布情況,下設成立6個支部,即:國控機關支部、設計支部、圖審支部、益鑫支部、檢測支部、人力支部;落實公司“第一議題”制度,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第一議題,及時組織傳達學習,認真研究貫徹落實;已出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2022年度責任清單和任務安排》《黨建工作要點》等相關文件,明確責任,指導全年工作;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針對本部、子公司不同特點和發展要求,制定出臺實施意見,區分事項類別,規范決策流程。
(黨風廉政建設專題黨課)
黨建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始終堅持“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骨干培養成管理人員”的國企黨員“三培養”模式。同時大力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加大員工激勵機制改革創新,以業績為導向,通過內部競聘上崗等方式,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競爭格局。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管理。引導各子公司開展黨員先鋒示范崗、黨員技術比武等活動,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通過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示范班組”“示范車間”等示范活動,提高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

(消防演練守護安全)
黨建工作融入文化建設。實施“書香國控、人才強企”戰略,著力構建以學習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培養鍛煉一批“國控工匠”和專業人才隊伍。

(排球比賽展現風采)
黨建工作融入社會責任。國控公司黨總支積極做好企業與政府、社會、員工之間的橋梁紐帶,更好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除冰掃雪、疫情防控、創文明城志愿服務等活動中積極貢獻宜春國控力量。

(為民辦事志愿服務)
下一步,宜春國控將進一步明確目標、壓實責任,推動資金、資源、技術、人才向主業和優勢產業傾斜,堅決扛起為地方發展提供工程服務和人力資源服務保障的重任,以高效執行力凝聚成強勁戰斗力,切實提高整體工作質效,以優異成績收好官、開好局,展現國資國企新擔當新作為,為譜寫宜春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更多國控貢獻。

(團隊拓展凝心聚力)